端午—很“粽”要

四知堂祝大家端午节安康!

 

棕子香,香厨房。

艾叶香,香满堂。

桃枝插在大门上,出门一望麦儿黄。

这儿端阳,那儿端阳,处处都端阳。

 

时临仲夏,岁至端午。

      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,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,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。

 

 

关于端午节的起源,长期以来众说纷纭,尚未得出确切的结论,民间流传比较广泛的纪念先人的说法:

01纪念屈原说

       战国时期,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未能实现更是被削职流放,楚国亡国后屈原内心痛苦,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,人们在每年这一天竞龙舟、吃粽子来纪念屈原。

 

02纪念伍子胥说

       伍子胥助吴伐楚,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,吴王夫差不听。子胥便对邻舍人说:“我死后,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,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”,便自刎而死。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。

 

03纪念孝女曹娥

       曹娥是东汉上虞人,父亲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,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,昼夜沿江号哭。过了十七天,在五月五日也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。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,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。

 

◆ ◆ ◆ ◆

各地端午习俗

◆ ◆ ◆ ◆

       划龙舟,挂菖蒲,前途事业不用愁;喝黄酒,贴五毒,年年岁岁都有福;系百索,戴荷包,一生一世避邪毒;过端午,吃粽子,中华传统永长久。过端午节,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,由于地域广大,民族众多,加上许多故事传说,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,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。

 

 

江苏

       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外,还有节日装饰的五毒图、菖蒲与艾叶、钟馗像、缠臂的彩线,挂丝线粽、穿五毒衣、戴香包等。节日饮食主要有粽子、雄黄酒、五黄宴等。嘉定县端午,不论贫富,必买石首鱼。武进有夜龙舟之戏,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,且有箫鼓歌声相和。

 

上海

      上海讲究的端午习俗和江南一带,食五黄,吃蛋和白,挂艾叶,捉头绿鸭,赏戏剧,戴香包等。端午“食五黄”的习俗兴起于江南一带至上海,由五种带"黄"字的食物组成——黄鳝、黄鱼、黄瓜、咸鸭蛋黄和雄黄酒。

 

广东

       端午节在广东自古就是热闹隆重、喜庆洋洋的节日。广东端午节习俗甚多,主要有扒龙船、食粽籺、插艾草、龙点睛、拜神祈福、打午时水、聚午宴、放纸鸢、洗药水澡、浸龙舟水等。广东人过端午节很有节味,节俗内容丰富。南方江河水网纵横,水上竞技活动历史悠久。

 

浙江

       浙江的端午习俗,吃粽子、竞龙舟、悬菖蒲艾叶、拴五色丝、饮雄黄酒、吃五黄、佩香包、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,但各地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。

 

 

湖北

       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,花冠文身,鸣金逐疫。宜昌市秭归县端午竞渡,但以五月十三、十四、十五三日特盛,另有祭祀、招魂等纪念屈大夫的活动,这一天还有晒水给小孩洗澡的习俗,就是放一盆水中太阳下晒,等水热了给小孩洗澡,据说可以洗去污浊和病魔。五月十五又称“大端阳”,五月二十五又称“末端阳”,食粽、饮蒲酒,例同端午。

 

福建

       福州端午旧俗,媳妇于是日以寿衣、鞋袜、团粽、扇子进献公婆。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,大家皆于此日作酱。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,称为竞渡。仙游县端午竞渡后,献纸于虎啸潭,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。邵武府端午节前,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。又以五色绒作方胜,联以彩线,系于钗上。幼女则悬之于背,称为“窦娘”。

 

四川

       石柱有“出端午佬”的习俗。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。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。敲锣打鼓,上街游行。旧时,川西还有端午“打字子”的习俗。光绪二一年(一八九五年)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,此俗因而停止。乐山、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,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。在绵阳市和遂宁市的部分地区,有端午吃包面和(饺子类似,用面皮包馅煮食)的传统,具体由来有待考证。

 

艾蒿一束,飘幸福清香,绕着你;

香粽一串,携甜蜜相伴,围着你;

香囊一个,表情意万千,粘着你;

龙舟一盏,载顺利清风,念着你。

端午节到了,愿你生活里粽有幸福和甜蜜,粽有情意和顺利。

 
2020年6月27日 15:18